“三力”筑牢湖南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发布日期:2023-03-09作者:信息来源: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湖南突出抓好电力、算力与动力“三大支撑”电力保障算力、算力促进动力,“三力”一体发力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全国两会期间在湘全国人大代表、住湘全国政协委员和湖南广大干部、群众、企业家围绕“三力”建设建言献策。

电力支撑为先赋能保障发展

全国两会期间湖南代表团以全团名义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关于支持湖南能源建设的建议》。

“能源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孟庆强说,湖南以“电力支撑”为先加快电源建设,构建坚强电网电力能源体系实现跨越升级,整体供电能力超过4000万千瓦

特高压工程在湖南度冬度夏用电高峰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祁韶特高压、南昌至长沙特高压、荆门至长沙特高压工程相继投运。当前“宁电入湘”工程加速推进,建成后预计年送电超400亿千瓦时

孟庆强表示“宁电入湘”工程能够实现能源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也将有力带动智能制造、工程建设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对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和促进湖南、宁夏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种衍民表示,衡变公司研发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输变电装备创造了36项世界第一、104项全国第一,将紧紧围绕湖南省电力发展规划继续加大电力设备研发生产,夯实湖南特高压建设基础服务好湖南电力建设发展大局。

可靠的电力支撑和优质服务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用电烧水、避暑、取暖乡亲们用电越来越安全方便。”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龙献文说,对于乡村产业来说电力保障同样重要。茶产业是村里的特色支柱产业茶叶生产全部用电,既环保又高效目前,村里还安装了电动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过硬,游客越来越多

强化算力支撑推动“数实融合”

“滴——”伴随着鸣笛声一辆载满锑矿的无人驾驶运输机车缓缓启动,顺利将矿石运到2.3公里外的矿仓这是湖南辰州矿业的“5G+智慧矿山”项目,采矿、运输等全流程实现无人化、智能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算力是核心驱动力。“湖南联通构建‘4+4+12+X’算力中心布局为长江中游省份提供数字经济发展核心生产力。”湖南联通公司总经理欧阳恩山介绍通过建设算力中心和新型数据中心,搭建区域内、区域间低时延高质量算力承载网络为推动湖南“数实融合”构建坚实算力底座。

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产操作系统第一股”以推进国产化安全应用为使命,持续迭代演进操作系统产品助力“神舟”上天、“远望”出海、“北斗”组网。

“一个安全可靠、持续演进的操作系统是未来算力服务持续发展的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表示加快推进国产操作系统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应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下汇聚更多企业创新力量加快安全可靠操作系统标准认证推广,构建“统一生态”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加快推动“数实融合”、促进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升级湖南近日启动“智赋万企”行动,重点实施十大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推动70万家企业上云、4万家企业上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规模工业企业中普及率达50%。

作为湖南首个本土培育的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企业中电互联面向电子、鞋服、机械等14大行业和9大领域形成54项系统解决方案,为产业链数字化升级赋能

中国电子总经理助理、中电互联董事长朱立锋表示公司将持续提升支撑能力、强化供给水平、建设转型标杆,研发一批湖南产业发展亟须的工业软件、智能装备打造一批面向中小企业转型的“小快轻准”产品和服务,为湖南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注入更大力量

产学研用结合释放创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以科技创新为主要代表的动力支撑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全国人大代表、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欧云飞认为开辟新赛道,意味着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新期待满足市场发展新需求。眼下企业正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力,研发生产更先进的钢铁新材料让新能源车更安全、更轻量化、性价比更高。

欧云飞说抢占新赛道需要企业前瞻性进入,开展深度研发以车门制造为例,以往需要二三十道工序现在公司生产的一体化门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大大压缩了车门制造的时间与材料成本。

“在新能源领域需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自主创新平台集中力量攻克新能源产业集群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南省委会副主委、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洪明介绍,年前长沙理工大学与北京一家企业签订了钒电池相关储能技术转让合同。

创新驱动发展要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杨洪明建议加速构建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式”稳健生态圈,开展能源供给、输送、消费关键技术研发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成果转化全方位工作实现新突破和新跨越。

“要在更广阔的领域营造自主可控的生态体系。”比邻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周博文介绍企业在多所高校打造了智能制造和车路协同等系列开源创新实验室,将多个实际应用场景在大学课程中还原比如在一间教室里打造车路协同实验室,老师和学生非常方便地进行道路和交通标志识别、3D地图创建、避障、路径规划等算法研究和实验测试

从算法研究到测试实验、实际应用从底层算法到上层技术,助力培养更多掌握自主软件算法平台技术的人才周博文期待,我国逐渐构建起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平台解决更多“卡脖子”难题。


责任编辑: